湖南郴州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纪实
发布时间:2023-04-23 23:37 作者:admin 点击: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作为自然资源部公布的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之一,湖南省郴州市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推进资源总量管理、科学配置、全面节约、循环利用,同时以优势资源培育延伸优势产业链,加大生态修复,以矿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,在多目标平衡中形成多赢局面。
深化改革,以制度创新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。
作为资源成熟型城市,历史遗留问题严重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、新旧动能转换迟缓等问题,曾长期以来困扰着郴州。
与其无所作为、走向衰退,不如积极行动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生机。郴州一早就开始谋划矿业绿色发展。“郴州的转型发展,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,而是在一块锦缎上绣花,必须先重建底图。”在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卫东看来,浇花需浇根,绣花先打样,解决问题须从制度建设抓起。
郴州局针对矿业发展中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的深层次问题,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,深化矿业领域关键环节改革,加快推进矿业绿色发展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郴州市委、市政府把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“十三五”规划和《郴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(2016-2020年)》,全面推进。
2020年初,中共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郴州确定为“推进矿业转型绿色发展”改革试点对象,对郴州这个“有色金属之乡”寄予厚望。
“对郴州来说,经济要高质量发展,就看矿业怎么转型升级。”郴州市副市长李五一介绍,作为全省唯一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的地级市,郴州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,全面梳理转型中的痛点、堵点,大刀阔斧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改革,出台了《郴州市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。
提升决策层次、提高准入门槛、创新退出机制、制定矿业开发负面清单、开展集中整治、加快生态修复……针对矿业管理全链条,《方案》以问题为导向,系统部署了11项改革任务,并明确了时间表、路线图。
“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、生态保护修复要求、绿色矿山建设要求、采矿权存续时限、产业链建设要求等在合同中明确约定,凸显了改革措施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。”郴州市矿业联合会会长许立程表示。
《方案》的实施,为郴州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注入了新能量。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郴州矿业发展协奏曲最响亮的音符。无论老牌国企柿竹园矿,还是新兴民营南方矿业,纷纷踏上了绿色发展之路。
十余年来,郴州始终坚信,实现高质量发展,优化矿业产业结构,推动绿色发展,才是破解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等难题的必然选择。在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后,郴州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。
优化格局,整合整顿,提升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。
被称为“湘南聚宝盆”的三十六湾矿区,蕴藏丰富的锡、铅、锌等有色金属资源。20世纪八九十年代,小作坊式的采矿选矿厂遍地开花,长期“大矿小开,有水快流”的掠夺式开发,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,混乱的开采秩序也对临武县的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威胁。
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临武的绿色发展之路,矿业必须是‘排头兵’。”临武县委书记李浩介绍,该县对三十六湾矿区内10家合法企业进行资产评估、股权划分、兼并重组,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临武县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。
三十六湾矿区由此发生了“脱胎换骨”式的转变。如今行走于南方矿业,能随处感受到一座现代化矿山的魅力。政府主导、市场化运作,按照“一个矿区一个采矿权人”的原则进行整合的“三十六湾模式”,受到湖南省深改委表扬并建议在全省推广。
三十六湾的资源整合只是整个郴州矿业转型的一个缩影。从源头控制住“多、小、散、乱、污”的积弊,郴州坚持高起点谋划,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为龙头,对接“三条控制线”,分别划定重点勘查区、限制勘查区、限制开采区和禁采区,在30多个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区域,通过关、停、并、转等方式,有序退出了50多个高污染、高能耗、低附加值的矿企。
中国建材集团南方石墨有限公司整合了集中连片的鲁塘、荷叶、太清三大矿区114个矿山;中国五矿整合新田岭矿区14家民营矿山,被评为“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”。

猜你喜欢

临武县农业农村局


推动省级党委和政府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“三线一单”确定


“环保新兵”长江生态环保:我们来不是跟大家抢市场、分蛋糕的


宜章县政务服务中心:政务直播连民心


抱团取暖 OR 组团输出? 盘点环保2020战略合作


桃江县大栗港镇金牛村田科文违反行为


资兴高铁时刻表最新(资兴到高铁站要多久)


郴州市宜章县景点大全


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


事关你的养老大事 这一年养老目标FOF运作怎么样?12大基金公司全讲透了!
